黄河百姓——朱宪民摄影60年回顾展(1963—2023)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稿件转自: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站
开幕式现场 张双双 摄
11月25日,黄河百姓——朱宪民摄影60年回顾展(1963—2023)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以“黄河百姓”为主题,展出朱宪民的摄影作品130余幅,全面展示从黄河发源地到黄河入海口拍摄的百姓生活画卷,呈现60余年间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变迁。
朱宪民,1943年生于山东省濮城,河南范县人。半个多世纪以来,朱宪民持之以恒地关注平民生活,用镜头定格大时代变迁中普通民众的时光岁月和历史沧桑。在展览举办之际,朱宪民向国家无偿捐赠部分代表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展览现场 张双双 摄
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协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中国摄影家》杂志社承办。李树峰、朱天霓为展览策展人。
学术研讨现场 张双双 摄
展览同期,以“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举办。
据悉,展览将于12月5日结束。
前 言
对于中国当代摄影艺术,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展览,是一个体现以人民为主体文艺思想的展览。
首先,朱宪民先生作品呈现的对象是黄河沿岸的百姓,从青海三江源到东营入海口,地域跨度很大,这个条带上的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群体;这些作品拍摄时间从1960年代至今,长达半个多世纪,构建了中国百姓形象变化史,也谱写出个体命运与时代大潮融合交织的中国百姓生存交响曲。
第二,朱宪民先生满怀赤子之情,以平等而炙热的目光,把镜头对准百分之八十五的大多数人,这是作者的摄影观和价值取向。这百分之八十五的人,是现代中国社会主流和主体,在这大多数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中真正体现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第三,朱宪民先生以臻于化境的摄影技艺,提炼和萃取最大多数人身上最值得端详的肖像和样态:勤劳、温良、质朴的品格映射和绽放在脸上,在一幅幅画面中得到强烈的呈现。这些作品既呈现浓烈的人间烟火气和质朴的生活底色,也突出表现个体存在的颗粒性和鲜活的生命质感,达到凝炼而纯粹的艺术高度,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表现的是普通人却能典型化,内容最应被人记住却最易被人忽略。这些作品呈现的状态也具备超现实主义的属性:在这里又不在这里、是这一刻又不限于这一刻……它流露的是情感,折射的是人性;记录的是过去,指向的是现在和未来。
“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这是世界著名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给朱宪民先生的赠言,此言道出了生活影像通过审美之眼而显现的认知价值。朱宪民先生作品因内容的客观性、现场性和故事性能与不同国度和地域的观众形成思想对接,能与不同时代百姓的生活状态形成连续,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朱宪民先生今年八旬之龄,用大半生聚焦百姓、歌颂人民,令人感佩。他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中国摄影家》杂志的创立者,在研究所、杂志创立35周年之际,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其在中国美术馆主办展览,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组织学术力量梳理其创作理念和方法,作为后生晚辈,责无旁贷,感谢中国美术馆的大力支持!
策展人:李树峰 朱天霓
部分展览作品:
祖孙四人 1982年 朱宪民 摄
打麦场上的母女 山东 1984年 朱宪民 摄
赶远路的藏民 青海 1986年 朱宪民 摄
黄河中原摆渡的农民 1980年 朱宪民 摄
边疆女民兵 内蒙古 1969年 朱宪民 摄
黄河源头的藏族小姑娘 1986年 朱宪民 摄
牲口市场 山东 1988年 朱宪民 摄
国道马路旁 河南 1988年
古戏台上下 山西 1996年 朱宪民 摄
黄河岸边拉煤的地排车 山东 1977年 朱宪民 摄
黄河凌汛 山东 1996年 朱宪民 摄
(微信关注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